古诗文网

登单于台

唐代:张蠙

边兵春尽回,独上单于台。
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外来。
沙翻痕似浪,风急响疑雷。
欲向阴关度,阴关晓不开。

边兵春尽回,独上单于台。
春日里无战事边疆的士兵都已返回,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单于台。

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外来。
太阳从大地渐渐升起,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从远天之外涌来。

沙翻痕似浪,风急响疑雷。
黄沙随风翻滚的纹痕好似水中波浪,狂风呼啸,响声如同雷鸣。

欲向阴关度,阴关晓不开。
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,可惜阴山关隘虽已天亮,却门户不开,无法通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邓绍基.新编唐诗三百首:大连出版社,1990:316
2、 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:长春出版社,2010:840

边兵春尽回,独上单(chán)于台。
边兵:守卫边疆的士兵。单于台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,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。

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外来。
地中出:从平地升起。

沙翻痕(hén)似浪,风急响疑雷。
沙翻:沙随风翻滚。响疑雷:响声如同雷鸣。

欲向阴关度,阴关晓不开。
阴关:阴山山脉中的关隘。阴山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屏障,绵亘今内蒙古自治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邓绍基.新编唐诗三百首:大连出版社,1990:316
2、 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:长春出版社,2010:840
边兵春尽回,独上单于台。
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外来。
沙翻痕似浪,风急响疑雷。
欲向阴关度,阴关晓不开。

  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,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和诗人在边关经历的真情实感。首联是全诗总纲,春日无春色,显出塞外的荒凉;独上高台凝思注目,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。颔联将“白日”、”黄河’”对举,在辽阔苍茫之中,有壮丽多彩之感。颈联继续写景,运用比拟手法,写出风如雷响,惊心动魄;沙似浪翻,历历在目。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,但见雄关似铁,紧闭不开,戒备森严。语句浑朴,境界开阔,有“盛唐气象”。

  “边兵春尽回,独上单于台。”首联是说,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,我独自一个人登上单于台。首联是全诗的总领。“春”字和“独”字,看似出于无心,实则十分着力。春日兵回,边关平静无事,才有登台览物的逸兴;虽说春日,下文却了无春色,更显出塞外“无花只有寒”(李白《塞下曲》)的荒凉。独上高台,凝思注目,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。

  “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外来。”一轮白日,跃出平地,写它喷薄而上的动态;千里黄河,天外飞来,写它源远流长的形象;“白日”、“黄河”对举,又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。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顶,黄河来自天外而非天上,一切都落在视平线下,皆因身在高台之上的缘故。

  颈联继续写景。两句比喻,牢牢把握住居高临下的特点:居高,所以风急,所以风如雷响,惊心动魄;临下,才见沙痕,才见沙似浪翻,历历在目。不说“如雷”而说“疑雷”,传神的写出作者细辨风声的惊喜情态。中间两联,白日、黄河、沙浪、风声,从远到近,自下而上,构成一幅有色彩、有动态、有音响的立体图画,把边塞风光,写得势阔声宏,莽莽苍苍之至。尤其是“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外来”一联,语句浑朴,学盛唐而能造出新境界,很为后人激赏。

  “欲向阴关度,阴关晓不开。”尾联是说,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,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。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,那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。诗人很想到阴山那边去看一看,但见那连绵起伏的阴山,雄关似铁,虽然天已经大亮,门户却紧闭不开,无法通行啊!

  诗人分明看到横断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,于是,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,一变而为徒唤奈何的颓唐之音。诗到晚唐,纵使歌咏壮阔雄奇的塞外风物,也难得有盛唐时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气了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《唐诗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,第1340-1341页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春日里无战事边疆的士兵都已返回,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单于台。
太阳从大地渐渐升起,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从远天之外涌来。
黄沙随风翻滚的纹痕好似水中波浪,狂风呼啸,响声如同雷鸣。
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,可惜阴山关隘虽已天亮,却门户不开,无法通行。

注释
单(chán)于台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,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。
边兵:守卫边疆的士兵。
地中出:从平地升起。
沙翻:沙随风翻滚。
响疑雷:响声如同雷鸣。
阴关:阴山山脉中的关隘。阴山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屏障,绵亘

鉴赏

  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,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和诗人在边关经历的真情实感。首联是全诗总纲,春日无春色,显出塞外的荒凉;独上高台凝思注目,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。颔联将“白日”、”黄河’”对举,在辽阔苍茫之中,有壮丽多彩之感。颈联继续写景,运用比拟手法,写出风如雷响,惊心动魄;沙似浪翻,历历在目。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,但见雄关似铁,紧闭不开,戒备森严。语句浑朴,境界开阔,有“盛唐气象”。

  “边兵春尽回,独上单于台。”首联是说,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,我独自一个人登上单于台。首联是全诗的总领。“春”字和“独”字,看似出于无心,实则十分着力。春日兵回,边关平静无

创作背景

 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辛文房《唐才子传》载:“疑《登单于台》及《蓟北书事》诸诗,皆系落第时北游燕云边地之作,至早亦应作于年轻时。《郡斋读书志》所载恐误。”则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张蠙(pín)早年游塞外,观黄河,望阴山有感而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陈增杰.唐人律诗笺注集评:浙江古籍出版社,2003:1150

张蠙

[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]字象文,清河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。生而颖秀,幼能为诗登单于台,有“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上来”名,由是知名。家贫累下第,留滞长安。乾宁二年,(公元895年)登进士第。唐懿宗咸通(860-874)年间,与许棠、张乔、郑谷等合称“咸通十哲”。授校书郎,调栎阳尉,迁犀浦令。五建建蜀国,拜膳部员外郎。后为金堂令。

猜您喜欢

古塞下曲

唐代: 李颀

行人朝走马,直指蓟城傍。
蓟城通漠北,万里别吾乡。
海上千烽火,沙中百战场。
军书发上郡,春色度河阳。
袅袅汉宫柳,青青胡地桑。
琵琶出塞曲,横笛断君肠。

边思

唐代: 李益

腰垂锦带佩吴钩,走马曾防玉塞秋。
莫笑关西将家子,只将诗思入凉州。

台城路·白狼河北秋偏早

清代: 纳兰性德

白狼河北秋偏早,星桥又迎河鼓。清漏频移,微云欲湿,正是金风玉露。两眉愁聚。待归踏榆花,那时才诉。只恐重逢,明明相视更无语。
人间别离无数,向瓜果筵前,碧天凝伫,连理千花,相思一叶,毕竟随风何处。羁栖良苦,算未抵空房,冷香啼曙。今夜天孙,笑人愁似许。

秦州杂诗二十首·其七

唐代: 杜甫

莽莽万重山,孤城山谷间。
无风云出塞,不夜月临关。
属国归何晚,楼兰斩未还。
烟尘一怅望,衰飒正摧颜。

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

唐代: 高适

匹马行将久,征途去转难。
不知边地别,只讶客衣单。
溪冷泉声苦,山空木叶干。
莫言关塞极,云雪尚漫漫。

古镇青山口,寒风落日时。
岩峦鸟不过,冰雪马堪迟。
出塞应无策,还家赖有期。
东山足松桂,归去结茅茨。

登顿驱征骑,栖迟愧宝刀。
远行今若此,微禄果徒劳。
绝坂水连下,群峰云共高。
自堪成白首,何事一青袍。